揭秘:艾灸能治腹泻吗?艾灸哪里有效果?
长生鹤:只做正宗好艾条。
买过的灸友大多会回购,不少还几十盒,甚至100盒的囤货。当然,更多灸友都是老顾客推荐的,在此感谢老顾客的支持!
艾灸能治腹泻吗?当然可以,下面就直接列举3个艾灸取穴方法。后面附文详细阐述。
当然小孩也一样,如果小孩比较小,或者婴幼儿也可以只艾灸孩子的身柱穴即可,身柱穴是儿童百病之穴。
灸法1
取穴:腹泻特效穴(定位:足外踝最高点直下,赤白肉际之处)。
灸法:采用艾条温和灸法,每次灸10~15分钟,每日2~3次,治愈为止。
灸法2
取穴:中脘、神阙、天枢、足三里
配穴:久泄者加脾俞、胃俞、大肠俞穴;五更泄者加关元、气海、命门穴。
灸法:采用艾条温和灸法,每穴灸5分钟;也可用艾炷灸,每穴灸3~5壮。
灸法3
取穴:天枢、中脘、气海、上巨虚穴
配穴:寒重者加神阙、关元穴;湿重者加阴陵泉穴;呕恶者加内关穴;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。
灸法: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,每次灸5~8壮,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,每次每穴灸5分钟,每日1次。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。
附文:
腹泻又称为泄泻,系因感受外邪,或饮食内伤,致脾失健运、传导失司,以大便次数超过原有的习惯频率,粪质稀薄,完谷不化,或如水样,容量或重量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病症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。腹泻的病位在肠,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,此外尚与肝、肾有密切关系。不论是肠腑本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到肠腑,均可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失常而发生,病机主要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碍,脾虚湿盛是其关键,常因外邪、饮食、情志等因素诱发,多反复发作。主要有湿热下注、寒湿困脾、饮食积滞、肝气犯脾、热结旁流、脾气虚弱、瘀阻肠络、肾阳虚衰八种证型。
古有将大便溏薄称为泄,大便如水样称为泻者。《内经》有飨泻,洞泻、溏泻、水泻、濡泻等名称。《难经》有胃泻、脾泄、大肠泻、小肠泻等名。宋•陈无择《三因方》称为泄泻,后世多宗于此。后世氏家或从外感病因辨证分为湿、火、气、痰、积等腹泻或从内伤分型,如脾虚腹泻、肾虚腹泻、肝脾不和腹泻、食积腹泻等。
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急(细菌、病毒感染)、慢性肠炎,肠道易激综合征,非特异性结肠炎,食物中毒,消化不良,血吸虫病,肠结核,肠道菌群失调,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,肠道肿瘤,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。